来源:壹线娱乐 的报道
宋祖英1966年出生在湖南湘西古丈县一个苗族家庭。家里穷,住吊脚楼,六口人挤一块儿,靠爸妈编竹篓种田过日子。她小时候就得干活,挑水劈柴带弟妹,忙得团团转。可她爱唱歌,干活时嘴里总有苗族调子,嗓子清得像山泉水。村里人都说,这丫头唱歌有股灵气。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1978年,12岁的她遭遇人生第一个大坎。父亲得了肺病去世,家里没了主心骨。她辍学挑起照顾弟妹的担子,日子苦得不行。可她没放下唱歌,哼着调子干活,心里总有点盼头。1981年,县歌剧团来村里挑人,她唱了首《采茶歌》,嗓子一亮,老师当场拍板要她。母亲咬牙让她去:“唱吧,唱出个未来。”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进了歌剧团,宋祖英从打杂干起。搬道具、缝衣服,啥活都干。早上练嗓子,晚上排戏,嗓子哑了喝口水接着来。1982年,她正式当演员,演《赌魂》这样的戏。1984年,调到湘西歌舞团,演《血染百鸟衣》,还拿了个全国银奖,名气开始冒头。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1985年,她考进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是大城市,她住简陋宿舍,生活紧巴巴,可她一点不松懈。课堂学,课后练,嗓子沙哑也不停。1987年,她参加湖南青年歌手大赛,穿借来的苗族衣服,唱《阿妹采茶忙》,拿了冠军。这比赛让她被金铁霖教授看中,收她当学生。从这儿,她开始往更大的舞台走。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1988年,她在“金龙杯”全国歌手赛唱《阿哥莫走》,又拿金奖。金铁霖教她怎么用气,怎么唱出真感情。1989年,她进中国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学得更深。1990年,24岁的她第一次上春晚,唱《小背篓》。她背着竹篓,穿着苗族衣服,歌声一出,全国观众都记住了。从这开始,她连唱24年春晚,《辣妹子》《好日子》《爱我中华》,每首都火遍大街小巷。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宋祖英的事业越走越高。1991年,她加入海政文工团当独唱演员。1998年,她考了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后来还读了博士,把民族声乐研究得透透的。国际上她也出彩,2002年在悉尼歌剧院开独唱会,2003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茉莉花》,2006年专辑《百年留声》提名格莱美,2007年肯尼迪音乐会拿艺术金奖。华盛顿甚至把10月12日定为“宋祖英日”。这时候的她,站在事业顶峰,风光得不行。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可就在最辉煌的时候,她选择退下来。2013年,她唱完春晚《天蓝蓝》,慢慢退出舞台。这跟她39岁生儿子的事儿分不开。她想给家庭多留点时间,事业再好,也得顾家。宋祖英的丈夫罗浩比她大11岁,是湖南台的编导。两人1987年认识,罗浩被她的歌声打动,追了好几年。1992年,他们低调结婚。婚后她全国跑演出,罗浩留在湖南,还帮她照顾家人。分居8年后,2000年罗浩调到北京,俩人终于团聚。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可儿子出生后,她发现孩子更需要她。有次春晚后台,接到电话说儿子发烧,她演完就赶回家。还有次,儿子在幼儿园画画,只画了爸爸,没画妈妈,老师问他,他愣着不说话。这些事让她心里酸酸的。她开始想,唱歌重要,孩子更不能缺妈。2013年,她下定决心少接演出,把时间留给家人。她学做饭,陪儿子写作业,家里多了笑声。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隐退不是放弃,宋祖英还干了不少有意义的事。2010年,她成立“宋祖英助学基金会”,帮湘西的穷学生。她常跑山区学校,送书包文具,基金会这些年资助了几百个孩子上学。她还当了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教年轻人唱民歌,把经验传下去。这些事她干得踏实,不图名,只想帮人。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宋祖英跟罗浩结婚30多年,感情还是那么好。周末一家三口去公园,儿子骑车在前面跑,他们慢悠悠跟着。她学会做红烧鱼,儿子爱吃,她就多研究几道菜。儿子现在是大男孩,喜欢篮球,也爱音乐,她教他唱苗族歌,家里挺热闹。公益也没停,她回古丈县看破旧的教室桌子,就多送点物资,还帮聾病小孩做康复,带点玩具书去看他们。
从春晚红遍全国,39岁隐退生子,她的选择让人佩服
2023年6月,57岁的宋祖英出现在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典礼。她穿得素雅,讲了几句,说音乐重要,家人也得顾。学生们鼓掌鼓得热烈,她的影响力还在。她这年纪,气质没变,岁月在她身上没留下啥痕迹。她的选择,从事业巅峰到回归家庭,再到做公益,透着一种清醒。事业再好,家庭和帮助别人的心不能丢。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