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揉脾经”,能揉掉很多慢性病!在中医理论体系里,脾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被尊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
学习“揉脾经”,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学习“揉脾经”,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在中医理论体系里,脾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被尊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就如同人体的“能量加工厂”,负责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等精微物质,为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动力和养分。基于脾的这一重要功能,运用经络健脾法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养生手段。通过刺激与脾相关的经络穴位,能够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生成与运行能力,为防病治病储备充足的能量。从疾病防治的角度来看,想要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关键在于让新鲜气血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气血在经络中保持快速周流的状态时,就如同一条清澈的河流,能够及时冲刷掉身体内的“污垢”和“垃圾”。一旦气血运行顺畅,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就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其功能也能正常发挥,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了。所以,不妨多了解一些经络健脾的知识,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如何健脾呢?除了日常采用喝山药薏米粥、吃大枣等食疗方法,或者服用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常用健脾中成药,有没有更一劳永逸的办法呢?通过饮食来健脾确实是个好途径,但不少人存在不适应或不吸收的情况,那该怎么办呢?其实,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就是揉脾经。从中医角度看,任何疾病往往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产生的,而脾具备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这两大关键功能。只要把脾养好了,就能百病不生,即便生病也能很快痊愈。正所谓“气血充盈邪无踪”,下面就带您品味脚上脾经这个“大药房”。脾经上的穴位对促进血液循环很有帮助,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处。所以,每天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配合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进一步促进血液流通。
1. 治脾虚引发的多种病症:多硌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很多朋友都有脾虚的症状,比如夜里睡觉老流口水,这是脾不摄津的表现;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畅;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气血上不到头部导致头晕等。这些症状大多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尽管脾虚症状多样,但多揉太白穴都能起到防治作用。因为它是原穴,主管脾经上的各种问题。揉太白穴时,用大拇指的内侧多硌它,这样健脾效果更好。另外,揉太白穴还能调节血糖,辅助治疗糖尿病。
2. 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揉公孙穴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功能强大,既能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起到疏散、枢纽的作用;又能帮助调节因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如果您有妇科方面的问题,不妨每天揉揉公孙穴。此外,公孙穴能抑制胃酸,若出现反酸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公孙穴还能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若吃完东西不消化,揉揉它就能促进运化。
3.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商丘穴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该穴对应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能治疗各种炎症。从医理上讲,炎症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但揉这个穴能消除炎症,是因为脾负责运血,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处,清走脏东西,炎症自然消除。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我们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配合跪膝法、揉其他穴位,效果更佳。
4. 治肝、肾、脾病症及妇科病:刺激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三阴交”是肝、肾、脾3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能治3条经上的病症,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阴交穴,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按揉三阴交穴还能缓解痛经。
5. 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点揉漏谷穴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漏谷”意思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的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即“完谷不化”。多揉漏谷穴就能治疗这种情况。漏谷穴还能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很多朋友上完班回到家,觉得腿肚子酸麻胀痛,这时多揉漏谷穴,尤其在上午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旺的时候揉,晚上回家腿就不酸了。
6. 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揉地机穴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地机”寓意大地充满生机,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人体的后天之本靠脾胃供应,所以揉地机穴能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7. 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揉阴陵泉穴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该穴是祛湿要穴,人体湿气大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管湿气,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问题就要健脾,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8. 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揉血海穴血海穴又称百虫窝,意思是有一百个虫子在那儿扎窝,是专门治痒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且方便。“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把淤滞的地方疏散开,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的,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9. 胖人减肥,瘦人增肥:推小腿脾经如果在推小腿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那么详细,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哪个穴敏感、哪个穴痛,就多揉哪个穴。
Like 0
Favorites 0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