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02岁的陆艾明静坐在三藩市长者公寓家中,窗外阳光洒落,她眼神依然坚定,像极当年在抗日战场上用歌声唤醒民众的自己。
当年98岁时接受采访的陆艾明,墙上是她在不同时期的照片。
这位1923年出生于俄勒冈州的老战士,用一生书写了女性坚韧与民族命运交织的诗篇,从抗战文工团员到新中国教师,再到游历全球的银发旅人,是一部跨越世纪的历史。
陆艾明父亲早年以「纸儿子」身份来美打工,辛勤储钱后返乡娶妻并将全家接来美国。1930年前后,举家定居香港与广州,并收养两儿子。当时的陆艾明才8岁,已说流利英语。
日本投降一刻 眼泪无声落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掀起爱国浪潮。还是学生的她投身抗日宣传,参加广州大学学生组织的「红红歌咏团」,演唱抗战歌曲、参演话剧,奔走市井与乡野。她曾在街头唱《放下你的鞭子》《死里求生》等作品,激励百姓。
广州沦陷后,她辗转回港,在劳工子弟学校教英语,秘密加入「抗日同志同盟会」。1939年香港危机四伏,隔年她在姐姐介绍下加入东江纵队北江支队,成为游击队文工团员。
右起:广州同学会的胡志强伉俪、陆艾明、三藩市抗日战争纪念维护会的义工谭思丹女士。
1945年8月15日,东江纵队行军至英德县前线,忽接前方捷报:日本无条件投降!那一刻,她站在人群中,眼泪无声地落下。
战后,她重返香港劳工子弟学校任教,1949年回国投身建设新中国。她与东江纵队文工团成员的谢明结为连理,育四子女,定居广州。
今年获三藩市侨界表彰
新中国成立后,陆艾明在广州少年宫与市内多所机关担任教育工作。50至70年代,她经历反右、下乡、「五七」干校与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风暴。曾自请到郊区从事三年体力劳动,她坚强地撑过一切。
1983年,她在广州退休;1990年代初,她随子女回美,落脚三藩市。75岁起,她开始周游列国,两度出版《艾明游记》。
陆艾明戎装照,她立志加入建设新中国的行列。
疫情期间,她透过通讯与世界保持连结。2025年,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陆艾明获得三藩市侨界表彰,誉为反法西斯战争女英雄。
如今,岁月模糊了她的听力。但提起往事,她却总能一五一十、清晰如昨。那段在战火中写下的青春,那些牺牲与荣耀的名字,彷佛刻在她的心底深处,从未模糊。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