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说:“死亡是伟大的自由,也是伟大的平等。”
这就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出处。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这句话常挂在人们口头上,在写作中也常常被提及。
然而,认真思考一下,死亡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
想起老家的那些老人们。
我的老家在渤海岸边一个偏僻的乡村,自古称为苦海盐边的地方。村里的老人们辛苦一生,到了晚年也没有什么保障。现在据说是有了养老金,但不过是每月一百多元钱。
唯独有一个老人,看上去就与众不同,衣着干净整洁,满面红光,白发虽然稀疏,却梳理得整整齐齐。
这个老人是事业单位退休,从城市回家养老,每月退休金上万元。
老人的儿子儿媳在家务农,儿媳妇对老人很好,照料很细心,每天换着样给老人做着吃。
每隔一段时间,即使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家里人也会送老人到医院检查一番,在医院住些日子调养身体。
老人的退休工资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所以家里人对他关爱有加,生怕失去这个经济支柱。
在家人的细心呵护下,老人活了一百岁出头,刚刚离开这个世界。
村里的其他老人,七八十岁的年纪还要在地里刨食。因为没钱看病,不少老人早早地就死了。有些老人虽然活着,但被晚辈视为负担,面容枯槁,精神颓唐。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湖北一位87岁老人因不堪儿媳辱骂虐待,跳塘自杀。这在农村不算什么新鲜事。
可见,养老金的多少,不仅决定着生活的质量,也决定着寿命的长短。
相差悬殊的不仅是养老金,还有医疗保障。网传一老干部在ICU病房躺了4年,只靠用导管往胃里输营养液活着,至今医疗费用已花费数百万,全部公费报销。
这件事虽然没有官媒报道,但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有人是看病全免,有人是没钱看病,这是人们并不陌生的现实。
而且死亡以后,不同职业的人,丧葬费补贴千差万别。
甚至在殡仪馆,火化炉也有高档低档之分。
看到过唐山殡仪馆对高档炉的介绍:“高档炉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燃烧效率高、环保无污染,使逝者得到更加尊严和安宁的告别仪式。同时,炉膛内的温度控制精确,可满足不同逝者的需求。”
也就是说,有钱的人死后,能得到更有尊严的焚烧,而没有钱的人,就休怪火焰无情了。
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写道:“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没有人能逃脱死亡的纠缠,所有人最终都将归回泥土---善良的人、残忍的人、有罪的人。”
这个说法并不确切,人与人在死亡面前是不平等的。
人人平等并不是在死亡面前,而是对死后审判而言。
善良的人、残忍的人、有罪的人......如果说所有的人最终归回泥土还算罢了,然而人最终的归宿并不是泥土。
人间的罪恶,终有统统清算的时候。
如果说焚尸炉的火焰还要分出高低贵贱,那地下的永火则炙热而公正,若不悔改,没有一个人能逃脱。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