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AI 晶片像 WiFi 模組」?WiFi 模組的歷史路徑 早期(2000 年前後):無線上網需要昂貴的 PCMCIA 無
為什麼「AI 晶片像 WiFi 模組」
為什麼「AI 晶片像 WiFi 模組」?
- WiFi 模組的歷史路徑 早期(2000 年前後):無線上網需要昂貴的 PCMCIA 無線網卡,價格高、體積大。 中期(2005–2010):WiFi 晶片模組價格迅速下降到幾美元級別,被大規模整合進筆電、智慧手機、智慧電視。 後期(2010 以後):WiFi Router 成為「家庭必備基礎設施」,沒有 WiFi 幾乎無法正常生活與工作。
- AI 晶片的對應邏輯 早期(現在):需要昂貴 GPU(如 NVIDIA H100/A100),只適合雲端和大企業。 中期(未來 3–5 年):AI 模組降到 $10–$50,IoT 廠商能像加 WiFi 一樣,把 AI 功能批量加進家電、感測器、工控設備。 後期(10 年內):AI 模組會像 WiFi 模組一樣,成為 「家庭/工廠必備基礎設施」,沒有 AI 加持的 IoT 設備將無法競爭。
和 WiFi 的相似點
- 普及必然性:WiFi 解決了「連網」問題,AI 晶片解決「智慧」問題。
- 成本曲線:都經歷「昂貴 → 中價 → 超低價」的量產過程。
- 生態效應:WiFi 普及帶動了互聯網大爆發;AI 模組普及將帶動 AIoT + WAO 生態大爆發。
📌 結論:
正如今天幾乎每家每戶都需要 Router 才能上網,未來幾乎 每一台 IoT 設備都需要 AI 模組 + WAO OS 才能「智慧化」。這會成為和電、網路一樣的「數位基礎設施」。
Like 0
Favorites 0
Comments (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