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故事:老子西出剑门关前,将《道德经》精髓归纳成九字真言
这世上的事,分两种。
一种是摆在台面上的,大家都能瞧见。
谁家娶媳妇,谁家添了丁,谁家当官,谁家发财。
像日头底下的石头,是方是圆,一目了然。
还有一种,是藏在台面下的。
这事儿,水深。
好比树根,盘在地底下,你看它不动,它在使劲。
树长多高,叶多茂,果多甜,都是地底下的根说了算。
人活一辈子,大多时候都在看台面上的热闹。
今天羡慕张三的楼,明天嫉妒李四的车。
看得眼热,心也跟着乱。
却很少有人愿意弯下腰,去瞅瞅那地底下的根。
根上是长了虫,还是得了水,不知道。
都说《道德经》是本奇书,五千言,讲天讲地讲万物。
帝王将相读它,想的是驾驭之术。
文人墨客读它,品的是玄妙之理。
可写书的那个老头子,姓李,叫耳,人称老子。
他写这书,不是为了让人当官发财,也不是为了让人能言善辩。
他是觉得世上的人活得太“别扭”,太“用力”。
像一根绷紧的弦,看着有劲,其实离断就不远了。
所以他留下五千个字,算是一份“天地运行的章程”。
告诉你别跟天对着干,也别跟自个儿过不去。
传说,当年老子骑着青牛,慢悠悠地往西走,想出关,去个清净地方。
走到剑门关,守关的令尹,叫尹喜。
这尹喜也不是个凡人。
他不是靠听,也不是靠看,是靠“望气”。
寻常人看天,看的是云,是雨,是太阳。
尹喜看天,看的是“气”。
他早些日子就瞅见一股紫气,浩浩荡荡,从东边过来。
这气不是烟,也不是雾,是一种“象”。
懂行的人一看这“象”,就知道是有圣人要路过。
所以他把关门守得死死的,谁来也不开。
就等着这位圣人。
等来了老子,一个其貌不扬的白胡子老头。
尹喜下了关楼,长跪不起,非要老子留下点什么。
他说,您老人家这一肚子里的学问,像天上的星辰,我们凡人抬头看,眼花。您得给个勺子,让我们能舀一碗水喝。
老子看着关外连绵的群山,又回头看看关内熙攘的人烟,叹了口气。
他知道,五千言,对世上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多,太深。
一辈子能读懂一句,就算有造化了。
于是,他在关楼上,把那五大千言,揉碎了,再重新捏过。
最后,落在了九个字上。
这九个字,就是尹喜要的那个勺子。
也是普通人能抓在手里的,一把能打开天地门户的钥匙。
老子说,人这一辈子,想活得通透点,就记住这九个字:
观其象,知其数,顺其道。
什么叫“观其象”?
象,就是样子,是你能看见、能摸着、能感觉到的东西。
万事万物,都有个“象”。
人有面相、体相。
屋有屋相。
山有山相,水有水相。
这世上,没有凭空生出来的东西。
任何事情发生之前,它的“象”就已经出来了。
好比下雨前,天会阴,风会闷,蚂蚁会搬家。
这些,就是雨的“象”。
会看“象”的人,出门就知道带伞,不会淋成落汤鸡。
看人,也是如此。
相书上说,相由心生。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是,相也由境造。
一个人吃过的饭,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动过的心念,都会在他脸上留下痕迹。
像刻刀,一刀一刀,最后刻出他晚年的模样。
所以说,四十岁前的人,脸是爹妈给的。
四十岁后,脸是自个儿修的。
见过一个老板,生意做得很大,请客吃饭,一桌子山珍海味。
他坐在主位上,人人都敬他酒,说他福气好。
我瞅着他那张脸,是福气,但那福气像浮在水面的油花,底下是空的。
问题出在哪?
眼睛。
看相不看鼻子不看嘴,先看一双眼。
眼是神之窗。
一个人的精气神,全从这扇窗户里透出来。
他的眼神是散的,像一捧抓不住的沙子。
跟人说话,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就是不往一处使劲。
这种眼神,叫“神不守舍”。
心里没根,神就飘。
神一飘,运就散。
这样的人,摊子铺得越大,倒得越快。
因为他压不住。
果不其然,没过两年,听说他资金链断了,欠了一屁股债,人也不知去向。
他饭桌上的那些“朋友”,没一个能联系上他。
这就是只看到了他台面上的“象”——豪车、大房、前呼后拥。
没看到他根本上的“象”——那一双散乱无根的眼睛。
除了看神,还要看气色。
脸上的骨架是山川,气色就是山川上的天气。
山再好,天天刮风下雨,也长不出好庄稼。
气色这东西,比天气预报还准。
是你近期运势好坏的“显示屏”。
十几年前,村里有个木匠,手艺好,人也老实。
有一年夏天,他接了个活,要去邻村给人家盖房子,是个大活,能挣不少钱。
他老婆孩子都挺高兴。
临走前一天,他来我家串门,我爹看了他一眼,眉头就皱起来了。
他对那木匠说,你这趟活,能不能不去?
木匠说,都说好了,钱也预付了,咋能不去?
我爹说,你脸上的“气”不对。
不是平常那种累了的蜡黄,也不是晒黑的黝「黑」。
是一种像陈年锅底灰的暗青色,罩在额头和鼻梁上。
这种气色,叫“死气”,主大灾。
木匠不信这个,笑呵呵地走了,说等他回来请我爹喝酒。
结果,第二天,邻村传来消息,说木匠在房梁上干活,一脚踩空,摔了下来。
人当场就没了。
这事不是玄乎。
是一个人长期劳累,精气神亏空到了极点,身体的“能量场”已经很弱了。
弱到一定程度,就会吸引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说,他对危险的预知能力会降到最低。
他脸上的气色,就是他身体发出的“SOS”求救信号。
可惜,他自己看不懂。
人的举止,也是“象”的一部分。
有的人走路,脚后跟不着地,轻飘飘的。
这种人,根基浅,心里存不住事,也存不住钱。
有的人坐着,身子总是不停地晃,或者抖腿。
老话说,男抖穷,女抖贱。
这话糙,理不糙。
树摇叶落,人摇福薄。
你坐那儿,就像一棵树。
你不停地摇,你身上的“果子”,不管是福气还是财气,就都被你抖落了。
还有说话的声音。
声音洪亮,底气足,说明这人肾气足,精力旺盛。
说话有气无力,跟蚊子哼哼似的,是中气不足的表现。
这种人,一般也担不起什么大事。
所以说,“观其象”这门学问,说白了,就是一门观察的学问。
老天爷其实把什么都摆在你面前了,就看你有没有那双能看懂的眼睛。
看完了人,再来看地。
地,就是你住的房子,你开的铺子。
风水风水,这两个字,古人造得极好。
一个是风,一个是水。
说的就是“气”的流动。
人活一口气,房子也一样。
一个房子有没有人气,旺不旺,你进去待一会儿就知道了。
有的房子,你一进去,就觉得敞亮、暖和,想多待一会儿。
这种房子,就是“气场”好。
有的房子,大夏天的,你一进去就觉得后背发凉,阴森森的,浑身不自在。
这种房子,住久了,人的阳气会被一点点吸走。
我年轻的时候,跟着一个老先生跑江湖,见识过不少稀奇古怪的宅子。
在南方,见过一个依山傍水的豪宅。
主人是个大老板,住进去之后,生意一落千丈,老婆也跟人跑了。
他找了很多人看,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老先生围着宅子走了一圈,指着宅子门前的一条河说,问题在这。
那条河,在门前拐了个弯,像一把拉满了的弓,正对着大门。
风水上,这叫“反弓煞”,也叫“无情水”。
水主财,但这种形态的水,是“财来财去,过门不入”。
你挣多少钱,它都给你带走,还顺便带走你家的人气。
那老板听了,吓得脸都白了。
老先生让他把大门改个方向,避开那把“弓”。
后来听说,他生意慢慢又缓过来了。
风水里的“煞”,不是什么鬼神作祟。
它很多时候,是物理上的、心理上的“别扭”。
比如“路冲”,一条大路直挺挺地对着你家大门。
你想想,每天车来车往,像无数支箭射过来,你心里能安稳吗?
还有“天斩煞”,两栋高楼中间的缝隙正对着你家窗户,像一把刀把天都劈开了。
那种压迫感,日积月累,会让人精神紧张。
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象”。
除了房子,还要看房子周边的草木。
草木是地气的“试纸”。
一块地,地气旺不旺,看上面的花草树木就知道了。
要是不用怎么打理,花草都长得特别茂盛,说明这块地有劲。
人住在这,也能沾到光。
反过来,要是你精心伺候,种什么死什么,那就要小心了。
说明这块地的地气已经很弱,甚至是“死地”。
它本身都在枯竭,你住在上面,它就要反过来吸你的精气神。
以前在乡下,老人盖房子前,会先在选好的地块上撒一把豆子。
过几天去看,豆子发芽又快又壮,这地方就行。
要是豆子发不出来,或者长得蔫了吧唧的,那就得换地方。
这就是最朴素的“观其象”。
“观其象”是第一步,是基础。
你把世上这些看得见的东西看明白了,看懂了,才能去摸索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这就到了第二步,知其数。
什么是“数”?
数,就是规律,是定数,是命数。
“象”是表面的东西,是变化的。
“数”是里子的东西,是相对不变的。
好比一棵树,“象”是它的枝叶花果,每年都在变。
“数”是它的种子,它是一颗苹果种子,再怎么长,也结不出梨来。
这就是它的“定数”。
人的“数”,藏在哪里?
藏在他的生辰里。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组合起来,就是老话说的“八字”。
很多人觉得这是迷信。
其实,可以换个方式理解。
你出生的那个时间点,就像给刚出厂的汽车拍了张照片。
那张照片,记录了当时整个“天地气场”的状态。
是冷,是热,是干,是湿。
金木水火土,五种气的能量分布是怎样的。
人是“小宇宙”,刚来到这个世界,吸的第一口气,就决定了你这个小宇宙的基本属性。
你这棵“苗”,是喜阳的,还是耐阴的,是需要多浇水,还是得种在干燥的地方。
这就是“命”。
但光有“命”还不行,还得有“运”。
命和运,是两码事。
命是车,好车赖车,生下来就定了。
运是路,是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土路,是后天走的。
好车(好命)走在烂泥路上(坏运),也跑不快,还容易抛锚。
破车(赖命)开上了好路(好运),也能跑得挺顺溜。
所以说,不能光看一个人的命好不好。
得看他现在走的是哪一步“运”。
大运十年一变,流年一年一换。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到了中年却一败涂地。
是他那辆好车,开到了烂路上。
为什么有的人前半辈子磕磕绊绊,做什么都不成,到了晚年却突然风生水起?
是他的破车,终于熬上了高速路。
“知其数”,就是让你对自己这辆“车”的性能有个数,对要走的路况有个谱。
你知道自己是辆跑车,就别总往泥地里开。
你知道自己是辆越野车,就别老想着在赛道上跟人比速度。
这就是知命。
知道了自己的命数,还要知道世间的因数。
佛家讲因果,道家也讲承负。
意思都差不多。
但很多人把因果理解错了。
以为因果是老天爷拿着个小本本在给你记账,你做了坏事,他就画个叉,然后降个雷劈你。
不是这样的。
因果,更像是一个物理定律。
叫“能量守恒”。
你用多大的力气去推一堵墙,墙就会用多大的力气反弹回来。
你发出的每一个念头,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向这个世界“发货”。
你发出去的是善意、是温暖、是帮助。
这个世界迟早会打包还给你,可能是财富,可能是健康,也可能是一个危难时拉你一把的贵人。
你发出去的是怨恨、是嫉妒、是伤害。
那收回来的,也必然是让你闹心、让你痛苦的东西。
这个过程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甚至要等到下一代。
但它一定会回来。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
这就是“数”。
我见过一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死得早,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
家里穷得叮当响。
但她心善。
谁家有困难,她就算自己锅里没米,也要匀半碗出去。
冬天看到流浪的乞丐,会把家里不多的棉衣送出去。
村里人都说她傻,自己都顾不过来,还管别人。
她就笑笑,说,都不容易。
后来,她的三个孩子都很有出息。
不是说考上了多好的大学,当了多大的官。
是都特别孝顺,做人也厚道。
把老太太照顾得特别好。
有一年,老太太得了重病,医院都说没救了。
结果她大儿子不知从哪打听到一个偏方,硬是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有人说她命大。
其实,那不是命。
那是她年轻时“存”下的“福报”。
福报这东西,就像一个银行账户。
你做的每一件好事,都是在往里存款。
你做的每一件坏事,都是在取款,甚至透支。
为什么有的人看着坏事做绝,还活得挺好?
是他祖上或者他自己前半辈子存的“钱”多,经得起他败。
但再厚的家底,也总有败光的一天。
账户一清零,报应就来了。
为什么有的人善良了一辈子,还是过得苦?
一是他可能正在还前世或者祖上欠下的“债”。
二是他虽然苦,但可能避过了更大的灾祸,比如性命之忧。
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所以,“知其数”,就是让你心里有本账。
明白自己碗里的饭,是从哪来的。
明白自己走的这条路,会通向哪里。
不怨天,不尤人。
看懂了“象”,知道了“死”。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顺其道”。
道,是什么?
道,是规律,是规则,是天地间最根本的那个“理”。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这就是道。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也是道。
顺其道,就是让你别跟这个最根本的理对着干。
要顺着它,借着它的力。
怎么顺?
先从顺应最基本的“规矩”开始。
老祖宗传下来很多规矩,现在年轻人觉得是迷信。
比如,晚上不要随便往外泼水。
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
走路不踩井盖。
这些禁忌的内核,不是说你做了就一定会招来鬼神。
它的内核,是两个字:敬畏。
是对这个世界,对那些看不见的秩序,保持一份敬畏之心。
晚上为什么不泼水?
因为古人认为,夜晚是阴性生灵活动的时间,你一盆水泼出去,可能正好浇在某个路过的“东西”身上,冲撞了人家。
筷子插在饭上,像上坟烧香,不吉利。
这背后,是对死亡,对祖先的敬畏。
人一旦没有了敬畏,就什么都敢干。
什么都敢干的人,离灾祸也就不远了。
因为他打破了平衡,违背了“道”。
所谓“敬鬼神而远之”。
不是让你天天烧香磕头去求什么。
而是让你心里“有”,知道天地间有比你更强大的存在,有你不能理解的秩序。
你尊敬这个秩序,但不要沉迷于此,忘了自己该干什么。
这才是中庸之道。
顺其道,还要顺应“天时”。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这是大学问。
庄稼熟了,你不收,烂在地里,就是违背天时。
时机没到,你硬要上马一个项目,逆势而行,赔个底朝天,也是违背天时。
真正的高手,不是能“逆天改命”。
那种故事,书里听听就行了。
真正的高手,是懂得“顺势而为”。
像水里的船夫,他不是跟风浪对着干。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扬帆,借风的力。
什么时候该下锚,躲避风暴。
算命、看风水,最终的目的,不是让你去“改”什么。
而是告诉你,接下来可能会刮什么风,下什么雨。
让你提前做好准备。
告诉你,你是一辆什么样的车,前面是一段什么样的路。
是该踩油门,还是该踩刹刹车,你自己决定。
我认识一个生意人,很有意思。
他每年开春,都会找人算一算当年的流年运势。
有一年,师傅告诉他,他那年“犯太A”,不宜投资,不宜扩张,最好是多学习,多陪家人。
他真就听了。
那一年,他推掉了所有找他合作的新项目。
身边的人都笑他傻,说他错过了好几个风口。
他也不反驳,就每天看看书,钓钓鱼,把前些年没空陪老婆孩子的时间都补上了。
结果,那年年底,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他那几个嘲笑他的朋友,搞新项目的,全都亏得一塌糊涂。
只有一个他,因为没动,完美地避开了风暴。
第二年,时来运转,他用之前积攒的本钱,抄底了好几个优质资产,一下子就把身家翻了好几倍。
他不是有什么未卜先知的能力。
他只是懂得“顺其道”。
知道什么时候是冬天,该冬眠,储存能量。
什么时候是春天,该播种,大干一场。
这就是智慧。
“顺其道”的最高境界,是两个字:无为。
老子说的“无为”,不是让你躺平,什么都不干。
那叫懒。
无为,是不妄为,不乱为。
是不做违背规律,强行扭转的事。
是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你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谁在后面推了吗?
没有。
它就是顺着“道”在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人要能做到这个境界,就离“得道”不远了。
所以你看,这九个字,是一套完整的东西。
观其象,是让你睁开眼睛,学会看,看懂这个世界表面的样子。
这是“输入”。
知其数,是让你打开脑子,学会算,算明白这个世界背后的规律。
这是“处理”。
顺其道,是让你管住手脚,学会做,做出符合天地规律的选择。
这是“输出”。
输入,处理,输出。
三步合一,你这个人,就活“顺”了。
不再拧巴,不再纠结,不再怨天尤人。
老子留下这九个字,骑着青牛,出了剑门关。
他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名为“道”的大海。
他没想当神仙,也没想立门派。
他只是想告诉后来人,生而为人,别活反了。
天地的路,本来很宽。
别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把自己逼到墙角里。
看清脚下的石头,算清兜里的盘缠,顺着大路往前走。
走得慢点,没关系。只要方向对了,总能走到一个云淡风轻的地方。
Comments (0)
No comments